从外观创意到内部空间,如何设计?南京城墙博物馆设计团队——古城今壁 交相辉映


南京城墙博物馆展陈。(摄影:曲苏伟)(影像中国)

南京城墙博物馆,玻璃幕墙光影变幻。(图片来源: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)

南京城墙博物馆外观。(图片来源: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)

  博物馆是什么?是浩如烟海的文物和典籍,是对文明的延承与追寻,是在文物、历史与人们之间架起多元的沟通桥梁,是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。

  近年来,我国博物馆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类型丰富、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,打卡博物馆渐成风尚,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历史文化元素走进日常生活。在第四十六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,本版推出“解码·博物馆的力量”系列报道,聚焦设计博物馆的团队、复原古乐器和古曲的古乐团、科技感十足的沉浸式展览……透过这些鲜活实践和创新探索,观察博物馆的“进化”与升级,感受博物馆的美好与力量。

  ——编 者

  站在城墙看风景——江苏南京中华门瓮城脚下、老门东街区近旁,立着一座平面呈L形、错落有致的博物馆,蓝天白云、青砖绿树、繁华古都,如镜像般倒映在淡灰色的玻璃幕墙中。

  站在馆内看城墙——玻璃幕墙似乎从眼前“消失”了,古朴沧桑的城墙、川流不息的街区闯入视线,通透清晰又身临其境。

  古与今同构,新与旧交融,光与影重合——这座线条凝练、现代感十足的南京城墙博物馆,辉映着650多岁城墙的历史和风采,是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。

  外观创意从何而来?内部空间怎么规划?设计理念又是什么?听听南京城墙博物馆设计方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的设计故事。

  融合,新建筑与老城墙遥相“对话”

  “你站在城墙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博物馆里看你。”这种“对外借景”与“向内延伸”的单向透明效果,缘于一种夹胶夹丝中空玻璃的使用,既能映射周边景物,又不产生强反射光。南京城墙博物馆是国内首例把这种玻璃大规模运用于外立面的建筑,这也让老城墙与新建筑的“对话”成为可能。

  “这是一种‘并置’手法。”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倪阳介绍,在同一个画面空间中,不同时期的建筑构成了复杂多元、交错映衬的城市肌理。这座去年新落成的博物馆是现代时尚的,但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华门瓮城、大报恩寺、老门东街区等周边环境又是融合一致的。

  实际上,在申报方案时,设计团队也考虑过其他方向。

  作为六朝古都,南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、保存原真性最好、极具中国古城代表性的城市城墙——南京明城墙。但由于多种历史原因,大量城砖流失民间。2016年,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等单位举办“颗粒归仓守护城墙”活动,向社会征集散落的城砖线索,仅当年就回收城砖约8万块,用于城墙修缮。

  设计团队曾考虑用城砖建造博物馆。“设计效果也许不错,但在真正的文物——城墙面前反而显得有些画蛇添足。”倪阳介绍,用现代的设计理念、材料,既能展现建筑的时代风貌,也是向历史的致敬。

  除了材料选择,博物馆在形体设计上也遇到了挑战:空间尺寸。倪阳介绍,场域周边多为住宅、民居,以1、2层楼高为主,加上《南京城墙保护条例》对临近城墙建筑物限高12米的要求,博物馆的“伸展体量”有限。

  为此,设计团队向下挖掘空间,12598平方米的总面积中,地上建筑面积仅3625平方米。此外,从中华门瓮城两侧马道中汲取灵感,在博物馆西侧设计了三段反向攀升、总长125米的坡道,延伸到顶层平台。这样一来,近城低,远城高,在呈现高低错落层次感的同时,也与中华门瓮城马道遥相呼应。

  “古城今壁相对影,登台极目,六朝秦淮。”倪阳介绍,一年四季,景色各异,映照在玻璃幕墙上,让博物馆与环境融为一体,加上淡灰色彩、马道与平台的元素,博物馆好像在光影中“消隐”了,又似乎更有辨识度。

  创新,博物馆内外是体验不同的“展厅”

  受环境和限高要求,博物馆向下“生长”,公共部分有地面一层和地下一层,参观路线从地下一层开始。这样的路线设计,也蕴含了设计团队的“彩蛋”。

  参观第一站,是地下一层常设展厅“旷世城垣——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陈列”。展厅围绕“旷世城垣”的主题,从设计思想、筑城技术、皇都威仪、军事防御、遗产传承5个方面进行展示。

  其中最重要的展品是城砖,700多块明城砖组成了城砖矩阵,如同书架上码放整齐的书籍等待“翻看”;最有趣的展示是筑城技术,通过文字解说和人物塑像,还原了择土暖水、练泥压泥、制坯阴干、装窑烧窑、窨水开窑的城砖制作过程;最震撼的展品是一个大型明代南京城全貌沙盘,配合多媒体立屏和投影,沙盘可以“动”起来,定时进行立体式展演,呈现城墙四季美景。

  看过了南京的城墙,参观的第二站是位于地面一层的临展厅。首个临展“城·墙——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城市摄影展”,精选了西安、开封、长汀等国内8座申遗核心城市的城墙照片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参观者通过扶梯从地下一层缓缓而上,仍在回味方才的城砖故事,行至一层大厅,绵延的城墙就已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映入眼帘。

  如果说从室内看城墙还隔着幕墙光影,那么参观路线的第三站,便是沿着博物馆西侧三段坡道,来到顶层景观平台。这里高约12米,视野开阔,与中华门瓮城基本“平视”,雄伟城墙尽收眼底。

  之所以说这也是参观路线的一部分,不仅在于提供了另一种参观视野。坡道沿途,分布着展示城墙重要信息的铜板:“世界第1长的城市城墙”“南京明城墙历时28年基本建成”“南京城墙使用城砖超过100000000块”……一串串数字沿着坡道不断增大。顶层平台上,还绘有南京城墙的轮廓,13座明代城门用铜板印刻在平台之上——博物馆内外皆可参观体验。

  “从出土文物到幕墙光影再到直面城墙,是历史破土而出的隐喻,是层层攀登的路线,也是越来越走近城墙的过程。”倪阳介绍。这也是何镜堂院士带领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一直强调的理念:最重要的展品不在博物馆里,而是矗立在它面前的宏伟城墙。

  接口,连接历史与当下日常文化生活

  至此,设计团队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。但倪阳却说,他们为博物馆的后续规划和布展留下了一个特别的“接口”——在博物馆首层、玻璃幕墙下的最佳观景地,打造一间咖啡厅。

  “参观结束后,可以来这里喝一杯咖啡,与朋友交流参观感受;即便不下楼参观,也能在此驻足休息,看看窗外古城美景,将文创产品带回家,体现出博物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、公共属性与人文生活属性的统一。”倪阳说,在参观者最容易到达的首层,不仅有咖啡厅、文创店,还预留出了公共空间,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临时展览,“新客”一目了然,“回头客”也能常看常新。

  在南京,明城墙也是“民”城墙——这从群众积极参与守护明城墙活动,几年来提供有效线索近300条、累计助力回收城砖超40万块就能看出。博物馆与市民之间,也应有天然的亲切感和连接性。

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何炽立介绍,在设计之初,博物馆内部就留足了高度、荷载与线路,保证了展陈空间的通用性,后期得以实现让文物“活”起来的各种数字化展示功能等。此外,室外空间布局也遵循了“融入市民日常文化生活”的设计理念,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展场、城市客厅、城市公园。“畅想一下,在春光明媚的早晨,迎着城墙举办一场诗歌论坛,或者在层林尽染的深秋,市民坐在斜坡上欣赏一场音乐会……”何炽立说。

  走出南京城墙博物馆,西侧的绿化广场上设置了城墙主题展示区,布置着与城墙相关的诗句、歌谣和美文——“岁正月既望,城头游人如蚁,箫鼓爆竹之声,远近相闻”,清代甘熙在《白下琐言》中写下对爬城头民俗的记述;“城门城门,几丈高?三十六丈高……”这首童谣陪伴了一代代南京人的童年,留下美好生活的点滴。

  在延绵的时代长河与交错的时空光影中,博物馆静静矗立,回望历史、走向未来。

  (制图:张丹峰)


责任编辑:胡梦音

Keyword: 美丽中华网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